查看原文
其他

2020“泰山奖”获评者公示(第一轮)



经过近半年筹备,2020年度医学界价值医疗泰山奖(下称“泰山奖”)推选工作已经结束。

评审专家委员会从围绕八大奖项的92个提名人选/单位中,最终选出8位获评者/单位。现根据“泰山奖”章程规定,将符合要求的八大奖项获得者及获奖原因进行公示。
本次公示分上下两轮,每轮公示4个奖项情况。今日起(即2021年1月29日)进行第一轮公示,包括公共卫生奖、医疗管理奖、公益人物奖和医疗报道奖四大奖项;第二轮公示的奖项为临床研究奖、诊疗方案奖、新药突破奖和企业贡献奖。
自公示之日起7日内,任何单位或个人对公示获评者/单位及相关项目的先进性、突破性、公益性、真实性有异议的,应当向泰山奖管理委员会提出,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材料。为便于核实查证,确保客观公正处理异议,提出异议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表明真实身份,并提供有效联系方式。个人提出异议的,须在书面异议材料上签署真实姓名;以单位名义提出异议的,须由单位法定代表人签字并加盖本单位公章。泰山奖管理委员会承诺按有关规定对异议人身份予以保护。超出期限的异议不予受理。 特此公告。
联系方式:taishanjiang@yxj.org.cn   
泰山奖管理委员会2021年1月29日



以下为2020"泰山奖"第一轮公示信息

 



2020年度公共卫生奖

获评者:李立明教授



滑动以下灰色框内容

查看李立明教授个人介绍和获奖理由


获评者介绍


李立明,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北京大学校长助理、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疾病控制中心首任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校长。现任北京大学公众健康与重大疫情防控战略研究中心主任。1997年获得美国EISENHOWER总统奖,2006年获得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杰出校友奖,2010年当选英国皇家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荣誉院士(HonFFPH),2017年当选欧亚科学院院士。担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流行病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常务委员,《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和《全球健康(英文版)》杂志主编,China CDC Weekly(英文)副主编。


获奖理由


1.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位居全球超大规模人群队列及生物样本库三甲之列)

2.组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担任北京大学公众健康与重大疫情防控战略研究中心主任;

4.新冠疫情期间在技术支持、政策和防控措施建议、疫情分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
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以下简称“CKB项目”)先后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及北京大学,与英国牛津大学协同全国10个省/自治区、市/区卫生部门联合开展的慢性病国际合作项目。李立明教授为项目中方负责人。
CKB项目选定10个项目地区,其中包括5个城市地区:山东省青岛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海南省海口市、江苏省苏州市、广西省柳州市;5个农村地区:四川省彭州市、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河南省辉县市、浙江省桐乡市、湖南省浏阳市。
CKB项目基线调查完成了51万余人群的生理、心理与社会行为状况的调查,心肺功能等健康状况的体检,保存了全部调查对象的血液样本用于长期的病因学研究。它建立了在全世界范围内样本量规模领先的成年人群健康情况基础数据库和生物样本库,为我国和世界范围内人群主要慢性病病因和危险因素研究提供了科学价值巨大的基础人群。
项目积累了一套在中国城乡利用先进技术,高效、有序地开展大型现场调查工作及长期监测随访队列成员的全方位经验,培养了一支在城乡现场开展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和质量控制的卫生专业队伍,为今后类似项目的开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项目还带动和提高了项目省和项目地区的慢性病防治工作,许多项目省卫生行政部门把项目地区作为本省慢性病综合研究的示范基地,将项目与常规工作相结合,加大了对我国慢性病防治的支持力度,提高了慢性病防治的整体水平。
CKB项目成果已发表英文论文170篇、中文论文75篇,发表期刊包括NEJMLancetJAMABMJ等顶级医学期刊及其子刊。项目成果还包括专著、团体标准等。
组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hina CDC)
2000年,李立明教授从北京大学校长助理的岗位调任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院长,并参与国家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筹建的全程。他提出了“大卫生”观念下国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体系的设计理念,强调公共卫生应包括疾病预防控制、健康保护和健康促进三个方面,并应考虑生命全过程的预防保健服务。
2002年,李立明教授负责组织、实施和组建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并出任首任主任。同时本着“不为所有,但为所用”的原则,与7个国家级科研、教学单位建立了业务关系,通过业务合作加强与其他部委、大学及科研机构的联系,并加强了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与联系,初步形成了一个多部门协作的中国公共卫生联盟,形成了我国融健康于万策的雏形,共同开展疾病预防控制与公共卫生技术管理和服务工作。
中国疾控中心的成立使国家有了组织开展疾病预防控制技术工作的专业队伍,以国家、省、地、县四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主体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雏形初步形成,建立起相对完整的疾控机构框架,即使在当时尚属空白的几个防控领域,如慢性病、伤害防控、性病艾滋病、结核病,都一一设立了相应的机构。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建立,填补了我国顶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缺失,其机构设置充分考虑了未来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成为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好评。
北京大学公众健康与重大疫情防控战略研究中心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的全球大流行更加凸显了公共卫生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全局性地位。因此,北京大学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于建设一个国家级高端智库、一流科技支撑平台、数字公众健康中心以及社会动员与人力开发基地。2020年12月12日北京大学公众健康与重大疫情防控战略研究中心召开成立大会,李立明教授担任首任中心主任。中心设立科学顾问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和管理委员会。同时,中心还聘请国内外一批知名专家组成科学顾问委员会以及由大学不同职能部门学术、教育和管理专家组成的学术委员会。
战略研究中心将围绕着政策研究、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相关的科学研究、信息研究、教育培训等四个领域开展工作,为循证健康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降低我国双重疾病负担提供本土科学证据,为精准防控提供支撑;为突发疫情和重大公共卫生实践防范开展预警预测预报研究,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提供平台;为全社会动员、全民健康教育、医药卫生领域与非医药卫生领域的专业培训提供基地。
战略研究中心的成立,将有力推动全社会共同关注公众健康和重大疫情防控,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社区居民健康生活做出专业化的技术支撑。
新冠疫情期间在技术支持、政策和防控措施建议、疫情分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暴发,社会生活、公众健康受到严重威胁。李立明教授临危受命,担任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专家组成员,并担任中华预防医学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专家组组长。
专家组承担疫情研判、防控策略和措施建议、舆情监测与分析三大任务,作为公共卫生智库为国家疫情决策建言献策。专家组对我国疫情走向建立了稳定的传播动力学预测模型,5天预测偏差仅在10%;对我国整体疫情拐点和流行曲线进行了分析研判,预测疫情可能的长拖尾现象并提出对策建议;利用大数据技术预测分析湖北和武汉流出人员的轨迹对流入地疫情的影响、重点疫区和城市的医疗救助物资需求与保障;针对聚集性病例、医院内感染防护、科学精准防控疫情和加强突发应急现代化体系建设等问题提出一系列政策性、实施性建议;并对武汉道路公共交通限制措施做出“减少了80%的人群感染、为我国疫情有效遏制、国际疫情防控争取了宝贵时间”的效果评价结论,有力地回击了国际社会某些栽赃言论。
此外,他还悉心指导系内师生服务国家疫情数据统计工作。“国家疾控中心急需志愿者”这一消息传到学院后,短短几个小时之内,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三十余名师生踊跃报名。在志愿者工作动员会上,李立明教授对师生们的奉献精神表示极大赞赏,专题为他们培训疫情防控基本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法规文件,明确志愿服务工作的纪律和要求,并在后续工作中为志愿者团队提供持续的远程支援指导。




2020年度医疗管理奖

获评者:陈海啸院长



滑动以下灰色框内容

查看陈海啸院长个人介绍和获奖理由


获评者介绍
陈海啸,浙江省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主任。长期从事骨科临床学和医院管理学工作,为温州医科大学、浙江大学骨外科学硕士和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和华中科技大学兼职教授和硕士生导师。主持研究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包括一项医院管理类项目),曾获浙江省政府科学进步二等奖一项,中国医院协会科技创新三等奖,浙江省医学科学进步一等、二等奖各一项。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院长、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浙江省劳动模范,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获奖理由
在医院管理方面,陈海啸带领广大干部员工积极探索国有医院改革发展新路,成效突出。2002年成立了亚洲首家Six Sigma医院质量管理培训中心,实现了台州医院创建三级甲等医院。较早在国内探索区域医疗资源整合,2001年联合台州7家国有医院组建台州医院联合体,成建制重组路桥区第一人民医院、台州市中心医院等等,受到业内同行的广泛关注和群众员工的肯定,并于2008年成功组建以产权为核心的区域公立医疗集团——恩泽医疗中心(集团),共有四个院区,3200张病床,年服务460万门诊病人和17.2万住院病人,年手术例次达7.6万。2017年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2018年获全国医疗机构首家“全国质量奖”(第十八届全国质量奖)。2019年恩泽医疗中心发起成立的研究机构与基金,分别为恩泽医院管理(青年)基金、恩泽医院管理研究院,由一家地市级医院牵头成立、实属独特。2020年恩泽医疗中心获浙江省抗击新冠肺炎先进集体。
恩泽医疗中心视质量为生命,在陈海啸领导下,二十年如一日持续改进,紧盯医疗质量的痛点和难点为,群策群力不断引入新的质量管理理念和办法。先后在国内较早引入全面质量管理,Six Sigma、PDCA、LEAN—SIXSIGMA、卓越绩效模式、临床路径、不良事件报告—学习系统、真北战略落地系统、合理化建议等管理工具和载体,务实有效地改善医疗质量,通过较早地实施DRG,回归价值型医疗,向着低成本、高效率、高质量、健康导向发展,寻求医疗效率与质量均衡的优化之道。同时,把DRG和临床路径信息进行系统整合,形成了医生、科室、医院三方共管。医院在浙江省持续4年DRG临床绩效评估中CMI值、RW值、时间指数和费用指数排名均位列全省前列。
浙江省台州恩泽医疗中心在医院管理工作上的探索和取得的成绩在业界有口皆碑,倡导医院管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医院文化传承和建设在医管中的引领作用,经过15年的不懈努力,医院120年前的老旧址,2018年获全国罕见的医疗建筑“国家级文保单位”。特别重视青年医学和管理人才的培养、引进和职工的关爱,将“满意病友和满意职工”作为工作的二个基本点,以“医疗专业化、服务宾馆化、行动军事化、管理精益化”四个化为管理策略,是中国医管的未来与希望。恩泽医疗一直以自己的力量,探索播种中国价值医疗引领者。


2020年度公益人物奖

获评者:王克勤先生



滑动以下灰色框内容

查看王克勤先生个人介绍和获奖理由


获评者介绍


王克勤,男,中共党员,著名调查记者/编审,北京大爱清尘公益基金会创始人/现任理事长;曾担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多个国家级重大政策课题研究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经济时报》党委委员;兼任北京大学法学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等8所大学新闻学研究生导师。自1989年始,作为新闻记者近25年,先后在《甘肃经济日报》、《中国经济时报》、《经济观察报》等多家报社担任记者编辑及部门主任、总编助理、总编辑等职务。先后发表《兰州证券黑市狂洗“股民”》、《北京出租车业垄断黑幕》、《河北邢台艾滋病真相调查》等著名调查报告,曾被评为“中国调查记者第一人”,荣获“2003年中国首届八大风云记者”、“2003年‘为了公共利益’年度人物”、“2006年华语新闻最杰出写作奖”、“2010年度中国时代人物”等众多荣誉称号。


2011年6月15日,联合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发起“大爱清尘·寻救中国尘肺病农民兄弟大行动”(即大爱清尘公益基金会,以下简称“大爱清尘”),担任基金会理事长。作为公益先行者,先后荣获“2011年中国时代爱骑士勋章”、“2011年度责任中国公益行动奖”、“2013年度中国责任领袖”、“2013年中国温度榜年度人物”、“2015年安平公益传播年度人物、 “2015年责任中国年度人物”、 “2016年“中国臻善领袖”、“2016年/2017年度中国公益年度人物”(连续两届)、“2017年度中国三农人物”、“2018年度公益人物奖”、“2019年度公益人物”等众多荣誉称号。


获奖理由

1.中国著名调查记者,对相关政策法规的推动起到积极影响(被誉为“中国调查记者第一人”)2.创立“大爱清尘公益基金会”,建立中国第一个专注尘肺病患者的专业化公益救助组织;3.湖北地区新冠疫情暴发初期,大爱清尘迅速反应,在紧缺医疗物资高效/精准调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著名调查记者,对相关政策法规的推动起到积极影响(被誉为“中国调查记者第一人”)


著名调查记者王克勤自1989年始,作为新闻记者近25年,长期从事深度报道与调查性报道,对中国调查性报道有着深入的研究。独立完成了许多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深度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并对相关政策法规的推动起到积极影响。
代表作品中2001年发表的《兰州证券黑市狂洗“股民”》在全国经济秩序整顿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2002年发表的《北京出租车业垄断黑幕》推动了以北京为试点的出租车业管理体制进行全面改革,这也是中国出租车业最早的改革;2005发表的《河北邢台艾滋病真相调查》揭开了邢台血站管理的混乱,推动了中国血液的科学管理,次年(即2006年)卫生部颁布《血站管理办法》,有力地保障了每一个中国人的生命安全;2010年发表的《山西疫苗乱象调查》更是推动了全国疫苗普查及安全警示制度得以实施,从而有力的保障了每一个中国孩子的生命安全。
创立“大爱清尘公益基金会”,建立中国第一个专注尘肺病农民患者的专业化公益救助组织


大爱清尘创始于2011年6月15日,由时任《中国经济时报》著名记者王克勤联合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共同发起的“大爱清尘·寻救尘肺病农民兄弟大行动(即后来的大爱清尘公益基金会)。大爱清尘是第一个专门从事中国600万尘肺病农民救助工作,并致力于推动预防和最终消除尘肺病的公益组织。自创立以来,大爱清尘始终秉承着“扶助尘肺家庭,消灭粉尘危害”的使命,为最终实现“天下无尘,自由呼吸”的愿景而努力。九年间,大爱清尘在全国31个省市区累计帮助8万多尘肺病农民及其家庭。
面对尘肺病这样复杂的社会难题,大爱清尘一直竭尽全力、救命水火,力争通过社会组织的力量推动这一复杂难题的解决。通过九年时间的的努力,大爱清尘在尘肺病防治领域取得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大改变:
一是改变患者,大爱清尘公益救助让被抛弃的人们看到生的希望。大爱清尘通过一户户的探访,开拓出了为患者及家庭提供“救命、助学、助困、救心、康复、创业、制氧机”的立体化服务模式。进村入户精准聚焦,开展心理干预与帮扶助困,为符合救治条件的患者提供综合救治费用、捐赠制氧机,缓解生理痛苦,延续生命;对符合救助条件家庭进行帮扶,为孩子提供助学资金、为家庭提供创业支持。据抽样调查显示,助学项目平均为接受帮扶家庭缓解了47.55%的教育经济压力,使患病家庭孩子能够安心上学;接受制氧机资助的患者中93%人群认为制氧机对他们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截至2020年12月21日,大爱清尘九年间在全国31个省市区累计救治尘肺农民5796人次;发放制氧机5248台;累计助学13863人次;累计发放助困物资84435件;累计帮扶37家尘肺病患者家庭进行小微创业。
二是改变公众,从鲜为人知到全社会广泛关注。 尘肺病虽然无法治愈,但完全可以预防,大爱清尘在做好已知患者救助的同时,更重要的工作重心摆在“防止新增”方面!如何让尘肺病在中国实现家喻户晓,让所有劳动者主动防御尘肺病伤害,成为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为此,大爱清尘在全国各地深入展开三进工程,即尘肺病科普常识进村居、进厂矿、进校园,狠抓传播,分别从“网络传播”“媒体报道”“广告宣传”“线下活动”四个板块不断发力,通过“回家乡话尘肺”、“肺活量大挑战”、“世界呼吸日”、“职业健康高校行”等多种多样的活动让公众与农民工了解粉尘危害。2019年,大爱清尘在全国举办了“肺活量大挑战”的线上线下活动;微博话题#肺活量大挑战#超6000万;吸引万茜、严屹宽、霍尊、白鹿等四十位明星大V参与,并在北京、上海商场举办特别活动,用公益游戏吸引大众参与。
三是影响政府,持续建言推动全国性政策出台,政府合作持续推进。大爱清尘认为制度性解决尘肺病农民面临的问题才是最终出路。大爱清尘自2014年每年完成一本《中国尘肺病农民工生存状况调查报告》,自2016年每年完成一本《尘肺病国际治理经验汇编》,联络专家,动员代表委员,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建言献策,在大爱清尘的持续推动下,尘肺病问题也逐渐得到了国家前所未有的关注。2016年、2017年、2018年国家先后3次对《职业病防治法》进行修改;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就尘肺病防治工作作出重要批示;2019年7月18日,国家卫健委等10部委联合制定的《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方案》发布;2020年6月15日,财政部联合国家卫建委联合下达了有关建立尘肺病康复站点的资金预算指标,2020年6月24日国家卫健委印发《2020年职业病防治项目工作方案的通知》,与此同时,大爱清尘与各级政府积极联络,积极响应党和国家提出的尘肺病防治攻坚定行动,从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领域积极配合各省市县政府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湖北地区新冠疫情暴发初期,大爱清尘迅速反应,在紧缺医疗物资高效精准调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020年1月24日,湖北省发布“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响应”,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骤然升级,疫情防控局势严峻令社会各界始料未及。疫情暴发初期,大爱清尘作为呼吸健康领域专业的公益机构,第一时间做出迅速反应,主动承担起医疗物资采购调配工作。
1月24日晚(农历新年除夕),大爱清尘第一时间做出迅速反应,理事长王克勤向大爱清尘全体工作人员发起“主动承担参与湖北救援”紧急驰援令,同时做出疫情救助紧急工作部署;


1月25日11时(农历新年初一),大爱清尘成立“驰援湖北工作小组”,积极开展联络工作,寻找各医院紧缺物资信息,动员各界企业参与救助(此时各医疗企业已出现物资库存严重不足现象)


1月26日23时许(农历新年初二),大爱清尘在支付宝公益上线“情系湖北,让爱呼吸”项目,短短1个小时便完成第一笔项目善款筹款;


1月29日晚(农历新年初五),通过大量的企业货源联系工作,终于完成第一批呼吸机物流装运工作;


1月30日17时许(农历新年初六),大爱清尘携手社会各界捐献的第一批呼吸机(228台)送达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科室,用于救治新冠肺炎患者。


截止2020年3月20日(56天),大爱清尘联合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爱心企业驰援湖北地区共筹集善款合计15703037.18 元(含物资捐赠,且最终数据以财务公示为准),对接筛查600+家医疗单位,通过直接采购共向湖北省15地市(除神农架林区和潜江市)282家医院捐赠合计3039台医疗设备(呼吸机2269台,制氧机769台,根据财新报道,在国内数十家基金会中,大爱清尘捐赠呼吸机占总数的1/3),此外捐赠配套吸氧管1314根,呼吸机面罩1200个,管路1000个,定向捐赠蔬菜26吨/善款20万。
“高效执行”是每位大爱清尘工作人员对自己的严格要求,“高效协作”是大爱清尘团队名片。截至3月20日17时,大爱清尘所有捐赠到位资金均已执行完毕,善款执行率100%。在本次疫情救助中,大爱清尘通过多年来在湖北地区开展“肺尘病”救助工作所积累的经验,对有限医疗物资做到了精准科学调配,有力缓解了疫区各医院医疗设备紧缺的情况;同时在疫情暴发初期大爱清尘快速反应,在有序高效组织发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爱心企业参与防疫物资捐献等方面也做出了卓越贡献。




2020年度医疗报道奖

获评者: 财新传媒



滑动以下灰色框内容

查看财新传媒介绍和获奖理由


获评者介绍


财新传媒是提供财经新闻及资讯服务的全媒体集团,依托专业的团队和强大的原创新闻优势,以期刊、网站、视频、图书、会议等多层次的业务平台,向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读者群,提供准确、全面、深入的财经新闻和资讯信息服务。


获奖理由
《新冠病毒何以至此》是《财新》2020年第四期的封面报道,包括《现场篇:武汉围城》、《病人篇:疑似者之殇》、《解毒篇:溯源新冠病毒》和《国际篇:全球共济》,涉及疫情变化、医疗救治、官方政策、科研进展、公众生活诸多方面,是武汉早期疫情的集大成报道,也是如今观察新冠疫情下人类社会的最佳纪录。
这一系列报道内容真实客观,逻辑清晰。作者通过权威信源的采写保障了内容的可信度,又通过信源之间的相互印证追求了新闻的真实客观与平衡。首先,信源非常全面,偏重于官方渠道和权威专家信源的采写,同时也选取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一线医生和确诊、疑似患者。其次,写作手法上,作为一组深度采访,采用了多种手法以呈现新闻事实。这组深度报道发表于2020年2月3日,彼时尚处于我国疫情未得到基本控制的时候,然而这组报道以罕见的翔实全面,呈现给了大众关于疫情的信息,在时机上就显得尤为可贵,毕竟新闻一大重要特性也就是及时性。



向中国医疗进步的开拓者致敬!

敬请关注2020“泰山奖”第二轮公示信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